为什么人类社会不把研究永生放在首位?

2020-05-05 0 作者 墨冰土

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

让我们搜一下google scholar,与永生技术有关的基础科研领域,拿几个比较常见的关键词搜到的文献数量是:

aging: about 3,570,000 results.

cancer: about 4,980,000 results.

apoptosis: about 2,580,000

 

而仅仅是关于P53的研究文献,数量就有2090000这么多。

 

P53是细胞凋亡通路中的一个重要蛋白,通常认为它对细胞是启动程序性死亡还是进入癌变的选择,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实还有更多,比如心脏病也是致死率很高的一种老年病,相关的研究非常多。

 

对比一下其他与永生无关的领域,比如:

quantum thermodynamics: about 886,000 results.

请注意,量子热力学只是个比较笼统的领域,远非细分到“P53”那个级别的关键词。

 

此外,生命科学的研究方向,比物理学要更细、更多;生命科学的科研工作者数量,也是所有基础学科中最多的。

可见,确实有很多有钱有权的人,相比于某些对生存影响不大的基础科学而言,投入了更多资源在永生技术的研究上,希望能免死于癌症这类发病率与年龄呈正相关的疾病,甚至希望能逆转生命体的衰老过程。

意愿上而言,确实有很多人非常希望实现永生。也有非常多的科研工作者,为了让人类活得更长,付出了很多努力。

换言之,怕死是非常普遍的本能。

但若问为何不是所有人(当然包括科研工作者)都对永生技术抱有强烈的意愿,那么可能的答案是:

1)太难

需要纠正一点:真正意义上的永生技术和可控核聚变的实现难度完全不在一个量级。

后者更多是我们人类因为其他一些原因(比如政治),投入的资金尚且不够,导致技术难题还没解决。但因为它是个相对比较干净的物理系统,我们总还能不断优化核聚变过程的环境,不断调整还算有限的参数,姑且还能望见这种可能性。

而生命体是一个复杂又充满漏洞的非平衡系统,处于一个很大程度上不可控的、高温的环境中(相对于绝对零度而言,充满了随机的物质交换和热扰动),想永远处于一种稳态,几乎绝对不可能,或者可能需要目前没法实现的那么多资源、能量或信息,才能做到。因此人们只能尽力去修复这个系统,延长它不偏离理想循环状态太远的时间罢了。

所以,即便做研究,也没人真的抱有实现永生的目的,他们只会抱着探究、修复、让人活得更好、更长一点点的想法去尝试罢了。

2)繁衍本就是另一种意义的”永生”

大自然本来就很聪明。

生命个体若想永存,需要消耗极高的能量。

但若生命体能把环境中的非生命物质,整合成另一个保存自身存在信息的生命,则是一种远比保持无穷长的寿命更经济的做法。

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不光新生命体的端粒是新的,还有许多母体的缺陷,可能随着突变或染色体的配对、拼接而被掩盖或修复,让另一个自己以更适应新环境的方式存在下去。

以单细胞生物为例,更易于理解:

一个大肠杆菌分裂成两个,其中到底哪个是原本的自己呢?

这个意义上讲,也可以认为现在我们肠道里的任何一个大肠杆菌,也都同时是地球上最初诞生的那一个。

3)不是所有人都希望实现个体永生

I. 宇宙总在变化,新的生命总在诞生,因此环境总在变化。

活得太久,会令人积累更多的陈旧信息,旧信息越多,越会更多地影响人当下所做的决策,这样人就会越来越难适应新的时代、新的环境。

个体的永生若成了阻挡群体进步的癌细胞,那便是“老而不死是为贼”。

II. 更何况,衰老不可逆

目前的多数以永生为目标的技术,比如治疗各种老年病,都建立在个体衰老不可逆这一基础上。因为逆转生命体衰老的难度比这件事还要高几个量级。

衰老若不可逆,即便能永生,包括大脑在内的身体器官机能,将随年龄增长而越变越差,外表也将随年龄增长越变越丑,即便这个过程极其缓慢,也总是痛苦的。

4)生命纵然短暂,也仍然值得活

引用一下我另一篇文章

为什么吃屎不健康?

中的内容:

生命是宇宙赠予我们的珍宝:虽然永远超脱不了自然规律,却能在局域的非平衡系统中创造出秩序,进而产生美(不论在具象还是抽象的意义上)。生活是追寻秩序和终极之美的过程;因此人们思考科学与哲学、画画唱歌,有时还结伴而行,做各种美好的事情。虽然成本很高,个体的生命也终将失败(死亡:系统的熵最终不可避免地增长),我们仍会竭尽全力地让这个体系,以及人群所组成的依然微不足道的体系所容纳的信息再多一点、更美一点。生命本身难免丑陋、渺小又脆弱,但又同时具有这种潜能,如此才使得这个多数时间与空间区域都无所谓目的的世界对生命自身而言不再显得那么绝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