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会替代书籍吗?

2020-10-25 1 作者 墨冰土

先说结论:新媒体会承担新的功能,让信息的存在形式更丰富,但不会替代书籍,因为不同的媒介注定承担不同的功能。

注:此处的一切讨论都是针对我们国家的信息创作与交流。有些国家的电子信息盗版没有那么猖獗,有些国家的互联网创作者依然可以直接靠自己的内容赚钱,然而一旦到了中文环境下,有生之年很难看到这些问题改变的希望。牵扯的因素太多,没有空间展开了。但总归,我们毕竟是中国人,可预期的是我们多数人这辈子都离不开自己文化的根。所以,我关心的是中国人之间的精神交流,以及我们的具体环境之下的信息创造与获取的问题。

从信息输入的角度来说,音频、视频的好处在于:它们能同时呈现多个不同属性的信息,调动你不同的感官。比如说,你听一个人的音频,不光能听见某段文字的信息,还能同时感受到读这段文字的人的情绪信息,所以它比较适合拉近这个音频创造者与听者的情感距离。视频就不赘述了,属性更丰富一些。

这些媒介是天然适合网红的,因为网红的本质,就是以让观者感到真实、可触及的个体形象去承载信息(不论这个形象是真实的,还是单纯的人设)。只不过这种方式有其适用的信息类型,并非所有信息都适合用这种方式去承载、传播。

但坏处在于:音频、视频信息都是时序的。也就是说,你必须按着它的顺序去提取信息,而无法先提取后面的信息,也没法随时把前后的信息一起输入大脑,边输入,边进行整合性的思考。

此外,由于我们的环境下,人们对电子信息本身的付费意愿很低,想要用这种创作方式维生,就意味着你必须占有较多的流量,间接地靠流量能被用来卖钱的那部分价值(比如广告),而非直接靠内容本身的价值赚钱,你就必须依赖于平台。在网上,对流量(注意力)的竞争是全球/全国性的,而流量本身并不必然对应着信息质量(但也不是负相关,而是一种非线性的关系)。而且,流量借由平台这个硬性的限制,被互联网巨头所把持。

这所有属性,意味着流量竞争的白热化,也意味着个体玩家很容易由于效率不够高,或超出平台所安排的生态位,就无法存活,所以就要走规模化、分工合作、紧靠平台生态位的路线。规模化、分工合作、效率至上、凡事都要按平台的意思来,就意味着这种媒介所承载的信息属性必然呈现极不均匀的分布光谱,或者说是长尾分布。

长尾分布下,并不是“尾巴”彻底没有能活的,但是,“尾巴”会很艰难,晚入场的会很艰难,这是统计意义上的必然趋势,很大程度上都不取决于创作者多努力、多有才。这就好比,在资本主义高度发达的美国,由于竞争非常激烈,渐渐形成了垄断,几乎所有超市的牛奶都来自有限的几个大公司,消费者很难有个性、多样的产品可挑,因为那类产品在资本增殖的要求下绝大多数都死了。换言之,这意味着一将功成万骨枯的局面,也意味着我们越来越难在网上看到多样化的内容。因为某些过于个性化的内容即使有,也会被算法的安排与其他类型的信息洪流裹挟着,越来越难被我们挖出来。

互联网公司往往要在还无法确保商业模式能盈利的状况下,就投入大量资金去抢占先机,因为若无法在一个领域占据前几位,就意味着没法赚钱。互联网看似自由,实则由于前期成本过高,风险过高,让许多人不得不选取更为保守的策略。与此同时,网上比赛刷下限、刷假流量这类事也屡禁不止。这些事的底层原因都是类似的。

相较于音频、视频,书籍里的文字和图画,相当于把一个物理过程的时间轴拖出来,把所有信息以光信号直接给你摆在眼前。我们大脑的信息整合功能是极其复杂而强大的,能在较短时间获得的信息量就大为丰富了。因为阅读必然包含信息的整合,在这个过程中,读者也扮演了信息创造者的角色。当然,也不能说其他形式的信息输入就完全没有整合,只是程度差别很大。

书籍未必非得是纸版,也可以是电子版的。在创作信息的方式与便捷程度上,其实没有任何区别,目前都是一样靠打字,以后也许会有其他更便捷的方式(比如更精准的语音输入,甚至直接读取大脑信号)。电子屏幕上的文字与图画和纸质书的区别也不在于信息提取方式,而在于:

1)纸质书这种媒介,复制、侵权或删除的成本远高于电子版,能较好地保护创作者和读者的权益,也就保护了文字创作的市场环境。如果没有书,纯信息的创造难度更高、信息量更大的创作就很难得到激励。久而久之,就连电子版的文字创作也可能会变得动力不足。(此处并不是说全部内容的创作难度更高,而是指纯粹的信息部分,其他的形式,比如制作视频,最花时间与精力的可能并不在于制造纯信息的这部分。)

2)如果电子阅读的环境不够纯粹,比如在社交网络,读者就很容易受其他更刺激本能、信息量却较低的噪声影响,无法集中注意力。但如果是专门用于阅读的环境,比如专门用来读小说的软件、专门用来读论文的学术搜索引擎、维基百科等,还是有所不同的。

3)另一方面,由于纸质书的成本明显比电子版更高,大家的业余时间也不多,就会越来越不愿意花钱去买本质量不够高的书,再花时间去阅读。以后的书籍市场会去掉大量冗余,那些鸡汤书,或是单纯靠作者有名炒作出来的低质量灌水书,大概率会越来越没有存活空间,因为它们会被那些供人免费观看、靠广告赚钱的视频博主所取代。而书籍可能会越来越变成一种高质量信息的载体,它会成为精神创造品上限的代表。到那时,绝大多数能在网上有一定关注量的创作者,会由于硬实力不足,连进入这个市场的门槛都摸不到,更别提分一杯羹了。

4)此外,还可以预见的是:虽然纸质书比较可能仍会存在,书店的未来却会更艰难。快节奏的生活让人们更难专门抽出大块时间去书店里实地把玩纸页,而更可能在网上看看同类书籍的评价,货比三家之后,下单直接送到家里。但是高端的精品书店可能会变成类似精品咖啡馆的场所,去书店看书会成为一种小众而奢侈的享受。

最后,如果说网络像一个相对自由、有充足营养的环境,里面装着许多能构成遗传物质的小分子,网络信息载体就像是独立存在的RNA链。

没有细胞膜的情况下,由于RNA复制的不稳定性(信息传播不可能完全保真),它就会越来越丢掉绝大多数信息。这是因为:长度够短的RNA链,复制成本才足够低,复制速度才足够快。在若干次复制后,环境中就会只剩下很少的几类足够短的RNA链。即使RNA没有急功近利地竞争复制速度的主观意图,最后存活下来的RNA,依然会是以复制为首要目标,大量信息都被无知无觉地弃掉的“RNA怪物”。

而书籍作为信息的载体,则类似于一层细胞膜,为复杂生命的演化、诞生与存续提供了必要条件。

综上,我在网络上写下这段信息的时候,就已经没指望它能传得很广了。

 

如果我们把这个底层逻辑看清了,就不会对社交网络抱有希望,就不会再去请求它改变什么。

你可以对社交媒体失望,但是不必觉得文字创作没有前途,更不必觉得知识没有存续的希望。教育是永恒的,书籍也是,不论它是以纸张还是电子的方式,对写字的人来说其实没什么差别。到合适的地方写合适的东西就是了。